濟源黃河三峽景區地處河南
、山西兩省交界之處
,是南下洛陽
、西去陝西
、北上山西垣曲運城的水上交通要道
,因其群山大河
,地勢複雜險要
,自古以來就是兵家捷徑
、出其不意攻其不備的好地方
。
在抗日解放戰爭年代
,黃河三峽既是八路軍太嶽區南部
、太行區西部的天然屏障
,又是人民解放軍通往陝甘寧和國民黨大後方的重要通道
,在當地老百姓的大力支援下
,人民軍隊在1944年---1947年8月期間
,皮定均
、劉聚奎
、韓均
、劉子久
、張春生
、王震
、王樹聲
、劉長義
、趙壽山
、李光念
、陳賡
、謝富治所屬兵團先後在這裏開展了十次規模宏大的渡河運兵行動
,為中國革命戰爭贏得了寶貴的時間和機會
,黃河三峽也因此贏得了“英雄峽”的美譽
。
十次渡河行動中
,最有傳奇色彩的是1945年2月的一次和1947年8月的一次
。
1945年2月
,王樹聲率領豫西抗日遊擊隊第三四兩個支隊
,從延安出發
,翻越中條山
,經小溝和長泉渡過黃河
。曆史記載
,那次渡河之前
,大批敵軍正分兩路
,朝他們夾擊而來
。重任在肩
,王樹聲親訪老船王
,選擇渡河地點
。傍晚
,西風驟起
,隻用一個晚上就把河麵凍得結結實實
。王樹聲立即下令渡河
,渡河戰士每人提上兩兜沙子撒在冰上
,以防滑倒
。大隊人馬剛剛過河
,天氣立刻轉晴
,河麵上的冰隨即開始融化
,追兵隔河大罵
,卻隻能望洋興歎
。這次渡河
,在民間被廣為傳頌,說是天隨人願
,得人心者得天下
。幾天幾夜沒有合眼的王樹聲,在說不盡的欣喜中吟詩一首
:“祖國黃河長
,長江我故鄉
。北伐又南征
,奮鬥求解放
。” 聲勢最大的當屬陳謝大軍過黃河 。1947年8月 ,為配合劉鄧大軍中原突破 、挺進大別山 ,中央決定由陳賡 、謝富治率太嶽兵團強渡黃河 ,挺進豫西 。20日 ,渡河部隊東路在濟源長泉渡口附近集結 ,22日深夜 ,開始了渡河作戰 。為部隊開路的數十名濟源留莊民兵 ,腰係葫蘆 、荷槍實彈 ,跳入黃河水中且戰且泅 ,直抵對岸 ,很快炸毀了敵人碉堡 ,民兵船工更是前赴後繼 ,為部隊撐船。正是有了當地英勇的濟源民兵作急先鋒 ,渡河部隊很快突破了國民黨黃河南岸防線 。隨後十餘天 ,太嶽兵團10萬人馬 ,在濟源人民支援下勝利渡過黃河 ,挺進豫西 。為中國解放戰爭贏得了寶貴的時間和機會 。偉大主席毛澤東曾經在一次會議上感慨地說 :“沒有十萬大軍過黃河 ,怎有百萬雄師過大江 !” 光陰荏苒 ,一轉眼 ,中華人民共和國已經建國半個多世紀了 ,我們從一無所有到逐步小康 ,中間經曆了幾代人的建設 ,今天的一代人 ,正生活在無憂憂慮的社會和經濟環境中 。重走革命路 ,從另一個角度去領略祖國黃河三峽高峽澄湖 、山河壯美的瑰麗風光 ,不管對於社會和個人 ,都將會另有一番洞天 ! 景區谘詢電話 :0391----6077888 (責任編輯
:河南旅遊新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