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
,偉大的世界文化名人
,是我們每一個中國人的驕傲
,更是我們鞏義人的驕傲
!
我們在古詩中認識並緬懷杜甫
,體會詩人在詩中傾注的憂國憂民
;我們想象詩人在古城浪漫的際遇
,渴望追隨著詩人的腳步
,去探訪古城
,體會古城的清幽
,領略詩人彼時的心境
。杜甫故裏——開啟了一扇走近杜甫的大門
;古城鞏義——我因熱愛杜甫而熱愛你
。
這裏就是杜甫生於斯長於斯的地方
。我終於在千年後的今天以這種方式走近了你
,靠近了你
。激動卻又忐忑
,越是向往你
,敲門的聲音就越溫柔
。走進大門
,在藍天白雲的映襯下
,在蒼翠草木的環繞中
,杜甫雕像昂首挺立其中
。
這和諧生輝的景象不就是杜甫畢生追求的太平盛世嗎
?任曆史風雲變幻
、滄海桑田
,你依舊是那顆耀眼的明珠
,依舊是我心中神聖的存在
!
杜甫出生於唐朝中期
,正值唐朝鼎盛的時期
,從街市一片熱鬧景象
,家家高掛紅紅的燈籠
,人們見麵互相行禮
,頑童嬉戲玩耍……一片祥和
,這就是杜甫在以後的歲月裏深深懷戀的家鄉----鞏義
。
邙嶺山下
,正值盛夏
,古木參天
,草木茂盛
,青翠欲滴
。假若目力所及,皆是一種顏色
,難免會讓人覺得單調乏味
,然而綠色卻不然
,青山綠水
,綠葉成蔭
,羊腸小道
,曲徑通幽
,大自然知道眼睛最喜歡的顏色
,這才是人們應該有的生活環境和生活狀態
,讓綠色和眼睛成為天然最佳搭檔
。
漫步在這風景如畫般的杜甫故裏
,吟誦著喜歡的杜甫詩篇
,將是怎樣的體驗
?
小兒臥床
,少年吟詩
,端坐習字……時空變換
,穿越千年
,這一場場
,一幕幕
,我懷著崇敬的心情
,穿越詩文“目睹”了你的成長
。注目凝望
,細思量
,杜甫
,多願歲月能溫柔待你
,一如這般安穩
、快活
、恬靜
。
杜甫出生在唐朝中期的官宦世家
,正值唐朝盛世
,生活安定富足
,從小便受到了良好的教育
,天資聰穎
,勤奮好學
,習書法
,詠詩句
,七歲便能吟詩
:“七齡思即壯
,開口詠鳳凰
。”少年的杜甫是快樂的
,他意氣風發
,年少輕狂
,胸懷蒼生
,豪氣萬丈
,“致君堯舜上
,再使風淳”
;“會當淩絕頂
,一覽眾山小”
。正是良好的家風和優越的生活塑造了杜甫純淨的心靈和宏偉的抱負
。
“庭前八月梨棗熟
,一日上樹能千回
。”八月時節
,庭院前的梨
、棗都熟了
,這恐怕是最令孩子們喜悅的事情了
,少年頑皮的杜甫
,便頻頻上樹摘取
,同伴們則在樹下拾取杜甫扔下的棗和梨
。心中百轉千回
,杜甫
,原來調皮如你是這般上樹的
,可謂少年之時
,無憂無慮
,朝氣蓬勃
,玩耍嬉戲
,多麽歡樂的時光啊
。晚年的杜甫窮困潦倒
,回憶起年少時光
,今夕對比
,不由悲從中來
,寫下了這首《百憂集行》
。
“露從今夜白
,月是故鄉明
。”一輪明月
,一口古井
,一個孤寂的背影
,此情此景
,默吟《月夜憶舍弟》
,暮然間
,淚水輕輕滑落
。彼時
,安史之亂爆發
,杜甫和幾個弟弟因戰事而離散在各地
,社會動蕩
,音信不通
,杜甫也在戰亂中顛沛流離
,生活困苦
。是夜
,仰望天空
,明月高懸
,看著山河破碎
,親人流離失所
,杜甫強烈地思念不知生死的弟弟和自己的家鄉
,濃濃的鄉愁襲上心頭
,更深深地為國家悲痛
。
安史之亂後唐朝由盛轉衰
,連年的征戰
,朝廷窮兵黷武
,大肆征兵
,甚至連“老翁老婦”也不能幸免
,老百姓深受其苦
,飽受戰火摧殘
。杜甫也因戰亂四處漂泊
,飽嚐民間疾苦
。目睹烽火連天
,百姓流離
,杜甫憂國憂民
,心係蒼生
,對戰火中的人民充滿了深深了同情
,寫下了控訴罪惡的戰爭和同情人民疾苦的“三吏三別”
,然而這裏用就還原表現了杜甫詩中朝廷強製征兵的悲慘畫麵。站在這裏
,不禁惕然而下
!
“親朋無一字
,老病有孤舟
。”晚年
,唐朝已千瘡百孔
,社會動蕩
,官僚腐朽
。你空懷滿腔抱負
,卻報國無門
,戰亂
、疾病
、慘痛的社會現實使的你四處漂泊
,顛沛流離
,不僅摧殘了身體
,更加摧殘了心靈
。
思鄉心切
,乘舟北歸
,卻因窮困的生活回鄉而不得
,被困舟中
。彼時
,天地之大
,竟無你的安身立錐之地
,親戚朋友都沒有音信
,年老多病的詩人僅有一葉孤舟作伴
。浩淼的江麵上
,一葉孤舟
,隨波飄零
,受盡磨難的偉大詩人最終在小船上去世
。杜甫啊
,可否容我上舟為您研磨
?
雨後行走在杜甫故裏
,是杜甫“白日放歌須縱酒
,青春作伴好還鄉
,”的記憶
,是“花徑不曾緣客掃
,蓬門今始為君開”的驕傲
,是“露從今夜白
,月是故鄉明”的哀思
!筆架山下
,杜甫與故鄉的千山萬水一一道別
,與曆經波折的苦難歲月一一道別
,與孕育了他無上靈思的年華歲月一一道別
!
踏上朝聖之路
,品讀詩歌經典,體悟詩聖精神
。杜甫
,千年後
,我在這裏又尋到了你
。
公司主營業務
:河南旅遊策劃,市場運營,旅遊推介會,服務外包,資源對接